找到相关内容452篇,用时10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六朝形神之争

    宋时期的何承天写了《达性论》,指出“生必有死,形毙神散,犹春荣秋落,四时代换”,人死不会转生,又指出经典上的“三后在天”,是讲“精灵升遐”,而非宣扬因果报应。 颜延之同他反复辩驳,主要观点是说,儒家经典... (二)儒家经典亦有神不灭的依据。《周易》的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,“阴阳不测之谓神”,就是讲“道”为至无,阴阳不分,从阴阳无别的道往下,便是二仪不测的精神。经典上记载的“周公郊祀后稷,宗祀文王”,有...

    刘立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3278263.html
  • “独坐大雄山”——寻访百丈寺与怀海大师

    ,怀海被送到沙京莲花山西山寺(今福建长乐龙泉寺)慧照禅师处出家,长大后在衡山法朗受具足戒。怀海习佛刻苦,曾往安徽庐江浮槎寺精研经藏,史载他“不窥庭宇者积年”,令人想起西汉时的大儒董仲舒,为研习儒家经典...—824),原是一介儒生,熟读儒家典籍。一次他到长安应试,在旅馆中遇一僧,问他:“仁者何往?”天然答:“选官去。”参加朝廷考试,正是为入官场,故有此答。和尚说:“选官何如选佛?”天然一听,怦然心动,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82078740.html
  • 《魏书·释老志》与初期中国佛教史的研究方法

    这些用儒家经典来支持合法性和合理性的比附说法。   第八,关于佛的灭度,《魏志》有“香木焚尸,灵骨分碎,大小如粒,击之不坏,焚亦不焦”,而《隋志》就只是简单提到,并无上述字样。   第九,在佛教...外人士人的佛教知识。最后从《魏书·释老志》与《隋书·经籍志》的比较中可以看出:(1)《隋书·经籍志》有意与儒家划清界限,走出依附中国资源,渐渐独立的趋势; 同时,士大夫对于佛教的知识渐渐走出依靠中国...

    葛兆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82378746.html
  • 写经和敦煌学

    虽然属于例行公事,但写得灵活放旷,大字雄健、粗壮。那些军营文书,特别是归义军时期的关防牒状或军事上的来往书信,写得更为雄强,不衫不履,颇具武夫的豪迈之气。与此相对应的是,一般的儒家经典则写得温文尔雅,...大藏经,全部遗书多是单卷残部、碎篇断简以及一些破烂不堪的残卷废纸,因此敦煌遗书很可能是一些被废弃的经典。出于中国人固有的爱惜字纸的习惯以及对旧有佛典的敬重心理,这些东西没有被处理掉,而是进行了一次寺院的大...

    刘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3579214.html
  • 儒释道与中国茶文化

    茶可雅志”,终究是为“以茶行道”而开路的。在这里,儒家的逻辑理路是一贯的。   不少茶文化学人都指出,陆羽的《茶经》就吸取了儒家经典《易经》的“中”的思想,即便在他所制的器具上也有所反映。如煮茶的...人们向往的理想社会,像陆羽这样熟读儒家经典又深具儒家情怀的人,决不会只把这种向往之情留给自己,他要通过茶道(而不是别的方式)来显扬这种儒家的和谐理想,把它带给人间。从其所创之“鍑”(锅)是以“方其耳以令...

    赖功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92081413.html
  • 宋辽金夏宗教史之宋、辽、金、夏宗教概述

    ,中国自生的道教与儒学的相互冲突,构成了这一时期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主旋律。   自汉武帝采纳了儒生董仲舒的建议, 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 后,儒学便取得了中国官学的地位。此后政府只设立儒学博士,只以儒家经典作为选拔官员的依据。儒学所以能取得其他学说不能替代的地位,就因为其 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 的 忠孝之道 特别集中地反应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性和等级性。在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自然经济基础上,形成了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150982974.html
  • 《文心雕龙》的人文精神与当代意义

      作为一种经典的创构,《文心雕龙》不仅在于其具体可观的篇章结构,更主要的在于她背后的人文精神的磨练。而这种人文精神的磨练。有三大要素,其一是对于古代儒家人文精神的传承,其二是对于佛学精神的张大,...冥功日用,靡识其然”。同时他又把儒家经典看作是圣人神道设教的工具,可以“经纬区宇,弥纶彝宪,发挥事业,彪炳辞义”,如此地加以推崇,甚至带有某种神秘的宗教色彩,不禁使人联想到佛法的广大无边。刘勰在《...

    袁济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374984203.html
  • 永远开放的中国美术——再论挺直民族脊梁

    了民族文化薪火的世代传递。   三、以孔子儒家经典为准则的伦理道德观、价值观,以及由此而确定的从地方到中央各级文官考试制度,为自汉至清各个时期政治稳定、政治统一、文化统一、国家统一,奠定了坚实的基础...

    王春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13884375.html
  • 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

    佛经,此外还有道经、儒家经典、小说、诗赋、史籍、地籍、帐册、历本、契据、信札、状牒等,其中不少是孤本和绝本。这些对研究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历史,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和科学价值,并由此形成了一门以研究藏经洞文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9120185786.html
  • 泉州宗教——佛教(下篇)

    一些研究佛学的的名家。如李贽、李光缙。李贽以佛学思想来体会儒家经典的要旨,他认为儒、道、释三家学说在实质上是一致的。   明代佛教居士,梵语称为“迦逻越”,即在家学佛的人。男居士,梵语称“优婆塞”(清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332787441.html